陽光從窗外斜灑進來,落在沈清海布滿皺紋的臉上,像一道溫柔的撫慰。98歲的他顫巍巍地站起身,動作緩慢卻堅定。他輕輕拉開抽屜,取出幾張泛黃的照片,指尖微微顫抖?!澳憧?,他們都留在那片土地上了?!彼穆曇糨p得像風,卻重得壓進人心。
胸前那枚早已褪色的軍功章,在陽光下依然泛著溫潤的光澤。他用枯瘦的手指輕輕摩挲著,仿佛在與過去的自己對話,與長眠的戰(zhàn)友低語。從1948年那個寒風凜冽的冬日,他義無反顧奔向戰(zhàn)場,到如今白發(fā)蒼蒼、步履蹣跚,他的一生,早已被戰(zhàn)火深深烙印。

鐵了心跟著共產(chǎn)黨走
1948年11月9日,淮海戰(zhàn)役激戰(zhàn)正酣。江蘇省徐州火車站的夜空被炮火撕裂。槍聲如雷,大地震顫。年輕的沈清海在硝煙中踉蹌前行。“子彈從耳邊呼嘯而過,炸起的泥土糊了滿臉?!彼貞浀?,聲音里仍帶著一絲驚悸,“我扔下箱子,本能地往山溝里鉆。那一刻,茫然無措——身無分文,國民黨還在四處抓壯丁,我該何去何從?”
就在他幾近絕望時,四名解放軍戰(zhàn)士出現(xiàn)在眼前,向他伸出了手。沒有盤問,沒有呵斥,只有一句:“跟我們走吧?!?/span>
第二天下午,沈清海正式被編入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軍41師121團2連11班,“在這連長和士兵吃的都一樣,說話輕聲細語的?!鄙蚯搴5难劾锖鋈环浩鹆斯?,“他們是真把士兵當人看?!?/span>
從此,他鐵了心跟共產(chǎn)黨走,再未回頭。
藏在心底的立功往事
加入解放軍后,沈清海就投入戰(zhàn)斗。部隊奉命參加圍殲國民黨第十二兵團(黃維兵團)的作戰(zhàn)任務(wù),其中張圍子村(黃維兵團部所在地——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鎮(zhèn)東北方向的一個重要據(jù)點)的攻堅尤為艱難。
戰(zhàn)斗打響后,沈清海所在的團隊被困在張圍子村的戰(zhàn)壕中,炮火連天,通訊中斷。“我看見電線被炸斷,冒著綠光,心里一緊——這要是耽誤了命令,前線可就亂了!”他沒多想,沖進火線,趴在地上,用顫抖的手把斷裂的電線一節(jié)節(jié)接上。
“后來團長說,要是再晚一會兒,戰(zhàn)斗命令傳不下去,整條防線就可能崩潰?!鄙蚯搴W旖俏⑽P起,眼里卻含著淚,“組織給我記了淮海戰(zhàn)役三等功。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功,也是最難忘的一個。”
1949年4月20日,渡江戰(zhàn)役打響。次日,沈清海所在的團作為第二梯隊奉命強渡長江。江面炮火如雨,彈片橫飛?!芭趶椣癖⒃蚁聛?,江水被炸得翻騰,可我們沒有一個人退縮?!彼曇舻统羺s堅定,“我們咬著牙往前沖,終于成功登岸,敵人聞風潰逃?!?/span>
一路追擊到了廣東省廣州市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班長組的機槍插銷斷裂,武器成了“啞巴”,全班急得團團轉(zhuǎn)。沈清海仔細研究了一下說,“有鐵匠鋪就能修?!睅捉?jīng)打聽,終于在城郊一處廢棄街巷找到一家無人的鐵匠鋪,所幸工具齊全。他和班長把機槍扛去,生火、燒鐵、一錘一錘敲打成型。一個多小時后,機槍重新“咆哮”。
“打仗不光靠勇氣,還得動腦子?!倍嗄赀^去,沈清海仍清晰記得那枚被錘打得通紅的插銷,“燙得我手心起泡,可心里踏實?!?/span>
因在渡江戰(zhàn)役中表現(xiàn)英勇、臨危排障,保障了戰(zhàn)斗的連續(xù)性,師部為他記一等功。

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黎明
戰(zhàn)爭的殘酷,遠非文字所能盡述。
說起淮海戰(zhàn)役的情景,沈清海的聲音突然沙?。骸拔覀冞B有個戰(zhàn)士在吃下午飯時,第二碗都沒吃幾口,腦袋就被子彈打中了……飯都沒吃飽……”
渡江戰(zhàn)役剛結(jié)束,部隊便馬不停蹄南下追擊。情報傳來:廣州城的敵軍已從陽江市逃往海南島。“那天熱得喘不過氣,我們一路小跑前進,汗水濕透了全身?!鄙蚯搴;貞?,“渴極了,路邊水塘的水都被傷員的血染紅了,可大家還是捧起來喝……喝完,繼續(xù)往前沖?!?/span>
1949年11月,部隊急行軍從陽江市趕往廣東省茂名市。飯剛下鍋,命令又至——追擊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博白縣之敵。戰(zhàn)士們胡亂咽下幾口半生不熟的米飯,咬牙上路。一天近80公里,許多人因饑餓和疲憊倒下,卻無人言退。
1950年,國民黨殘部為實施蔣介石“反攻大陸”計劃,進犯滇西邊境,企圖擾亂新生的人民政權(quán),沈清海所在連隊奉命剿匪。“那一仗打得慘啊……”談起1951年保山市龍陵縣團坡的剿匪戰(zhàn)斗,沈清海的聲音低沉得幾乎聽不見。1000多名土匪夜襲,子彈在密林中穿梭如雨。2連的18位戰(zhàn)友,永遠留在了龍陵通往芒市的山坡上。
同年6月,戰(zhàn)火又燃至卡瓦山(今稱阿佤山,位于云南省臨滄市與德宏州的交界地帶)。沈清海所在連隊再次奉命出擊,與國民黨殘部展開激烈交火。激戰(zhàn)半日,我軍殲敵百余,俘虜三十余,可又有2連的36位兄弟長眠于此——其中,有連長,有排長,有和他一起入伍的同鄉(xiāng)。
“我閉上眼,還能聽見他們的喊聲。”沈清海低下頭,久久沉默,“他們那么年輕……那么勇敢……”
替他們看看這盛世
如今的沈清海,住在德宏州盈江縣的小院里,日子平靜安詳。可每當夜深人靜,槍炮聲仍會鉆進夢里將他驚醒。
“現(xiàn)在的生活,真好啊?!彼巴饩G意盎然的田野,輕聲說,“有肉吃,有衣穿,孩子們上學(xué),老人安享晚年……要是他們能看到,該多好。”
沈清海小心翼翼地將照片收進抽屜,仿佛安放的不是影像,而是靈魂。夕陽西下,那枚軍功章在余暉中閃爍,像一顆不肯熄滅的星。
“打天下不容易,是無數(shù)先輩用血汗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,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?!彼麍远ǖ卣f著,眼中淚光閃動,臉帶笑意。
“邊疆黨旗紅,永遠跟黨走!敬禮!”沈清海奮力挺直身軀,顫抖的右手舉至額間,敬了一個莊重的軍禮。這個軍禮,敬的是烽火歲月,敬的是逝去的戰(zhàn)友,敬的是一生無悔的追隨。

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(zhàn)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八十周年,八十年前的烽火硝煙雖已散去,但歷史的回響從未遠去。山河無恙,家國安寧,是因為有無數(shù)個像沈清海一樣的普通人以青春赴萬丈理想,以生命護山河無恙。
沈清海不是天生的英雄。他曾在生死線上掙扎,曾在血水中前行,也曾在戰(zhàn)友的遺體旁含淚沖鋒。他把最熱血的年華獻給了戰(zhàn)場,又把余生默默奉獻給了邊疆。他是千千萬萬個老兵的縮影——平凡而堅韌,沉默而偉大。而我們唯有銘記歷史、勇毅前行,才能讓那一枚枚褪色的軍功章所承載的精神,永遠閃耀在民族記憶的星空。
【聲明】如需轉(zhuǎn)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(fā)布的內(nèi)容,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