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四季更迭,麗江的每一季都有獨屬于它的韻味。
夏日的麗江,陽光充足、雨水豐沛,大自然不僅饋贈了旖旎的風(fēng)光,更在山野間孕育出一場關(guān)于美味的盛宴。對于麗江人而言,夏天的味道,很大程度上便是那來自山林深處、帶著泥土芬芳的野生菌的鮮香,這是人們最為鐘愛的時令美味。

山林間尋找到的野生菌。(麗江融媒記者 木文秀 攝)
在雨水的滋潤下,銅綠菌、谷熟菌、黃賴頭、見手青等野生菌相繼破土而出,藏匿于松林與灌木之間,開始了它們短暫而絢爛的生命之旅。這些生長在無污染環(huán)境中的天然菌類,肉質(zhì)厚實、口感鮮嫩、營養(yǎng)豐富。每年雨季,當(dāng)?shù)厝吮銜成现窈t,深入山林,循著多年的經(jīng)驗尋找這些自然的饋贈。

谷熟菌。(麗江融媒記者 木文秀 攝)
谷熟菌又名松乳菇,俗稱“谷黃菌”“黃谷熟”“早谷菌”,是一種野生美味食用菌,入口清冽鮮香。在落葉與草叢間,谷熟菌若隱若現(xiàn),它的菌蓋小巧而精致,輕輕觸摸,那細(xì)膩的菌蓋仿佛能感受到山林的呼吸,帶著一絲濕潤與清新。湊近一聞,一股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。

牛肝菌。(麗江融媒記者 錢磊 攝)
而牛肝菌,更是野生菌中的“明星”。它體型較為壯碩,菌蓋厚實,種類繁多,有黃賴頭、見手青、黑牛肝菌等,不同品種的牛肝菌在色澤和口感上略有差異,但都具備濃郁的鮮香。

爆炒野生菌。(麗江融媒記者 林彤 攝)
在麗江,野生菌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,最常見的做法是爆炒或燉湯,既保留了本味,又獨具特色。將清晨采回、帶著露水的鮮菌仔細(xì)清理,去除表面雜質(zhì)后,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。熱鍋中放入少許豬油或菜籽油,待油溫升高,放入蔥段、蒜片、青紅椒等爆香,再加入本地臘肉或火腿片提鮮,增添咸香風(fēng)味,隨后倒入菌片大火翻炒。在翻炒過程中,撒上一把青花椒,巧妙中和了菌子的醇厚,碰撞出層次豐富的味覺體驗。大火將菌子中的水分快速逼出,直至菌子收緊、香氣四溢,一盤帶著熱氣的炒菌子便大功告成。

野生菌火鍋。(麗江融媒記者 施源芬 攝)
若是想要品嘗更為醇厚的滋味,野生菌火鍋便是最佳選擇。用麗江本地老母雞、筒子骨熬制數(shù)小時,燉出一鍋濃白鮮香的湯底。將銅綠菌、牛肝菌、雞油菌等一同放入鍋中,隨著湯汁沸騰,菌子的鮮味逐漸釋放,與湯底相互交融。雞肉吸收了菌香,變得更加美味,菌子也更加滑嫩可口。這種做法最大程度保留了菌子的原汁原味,入口鮮香四溢,令人回味無窮。食客們蘸著用麗江本地花椒、腐乳、折耳根等調(diào)制的蘸水,品嘗著鮮嫩爽滑的菌子,再喝上一碗鮮香四溢的菌湯,暖意與滿足感瞬間涌上心頭。這一鍋野生菌火鍋,不僅成為夏日里滋補(bǔ)養(yǎng)生的佳品,更承載著麗江人圍爐而食的溫情。
除了這些,麗江人還會將野生菌與其他食材搭配,制作出各種美味的菜肴。

美味的炒野生菌。(麗江融媒記者 林彤 攝)
野生菌生長在松針與落葉交織的腐殖土中,吸收著大地的養(yǎng)分和陽光的溫暖,歷經(jīng)歲月沉淀,才成就了這獨一無二的美味。從山野到餐桌,野生菌是季節(jié)的禮物、自然的恩賜,也是麗江夏日的味覺符號,更是麗江人心中最真實、最地道的家鄉(xiāng)味道,蘊(yùn)含著這座城市的獨特飲食文化和生活氣息。
如果你在夏天來到麗江,不妨走進(jìn)一家當(dāng)?shù)夭宛^,品嘗一下這些美味的野生菌菜肴,讓那來自山野的味道在你的舌尖綻放,感受麗江夏天的魅力。
記者/李 琳
責(zé)編/王君霞
二審/李 橋
終審/楊國鈞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(zhuǎn)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(nèi)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(zé)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