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,20℃的清風(fēng)環(huán)繞著麗江古城。這座被玉龍雪山默默守護的古城,不僅藏著天賜的涼爽,更因游客實實在在參與本地生活,讓 “舍不得的麗江”在游客體驗中變成美好記憶。
一汪清泉里的清涼互動
走進大研古鎮(zhèn)光碧巷的三眼井,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在眼前鋪展。納西阿媽依照百年不變的古老傳統(tǒng),在第一眼井舀了一瓢水喝,在第二眼井邊,把剛摘下的黃瓜、番茄洗凈。過往游客被這份樸實的生活氣打動,情不自禁加入其中。年輕姑娘以井臺為景,定格下美麗的瞬間;年輕小伙則捧起一捧水喝下;還有人將剛買的鮮果放進水中“冰鎮(zhèn)”,雙手浸入水中時,清涼順著指尖直抵心口。來自上海的游客程鵬笑著感嘆:“這井水是古城的靈魂,滌蕩了滿身燥熱。”
在大研古鎮(zhèn)光碧巷的三眼井,年輕姑娘以井臺為景,定格下文藝旅拍的瞬間。(麗江融媒記者 段玉菊 攝)
一碗涼粉里的清涼滋味
沿光碧巷的石板路拐過街角,一陣陣酸香氣味勾著游人奔往四方街旁的納西小院。院門邊,店主正熟練地將黑亮的雞豆涼粉削成細條裝入碗中。隨后將香醋、糊辣椒、香菜等調(diào)料依次放入,最后澆上琥珀色的秘制料汁,攪拌瞬間,酸香混著辣椒味兒躥入鼻腔。廣東游客王慧芳品嘗后說:“這每一口都是古城飲食文化的鮮活注腳,酸辣中帶著濃濃的特色?!?/span>
一方院落里的清涼時光
繡球花簇擁的民宿小院中,游客慵懶地在躺椅上享受悠閑時光。民宿主理人端來一杯冰鎮(zhèn)酸梅湯,玻璃杯外凝著細密的水珠,順著指縫滑到手腕時,涼意便順著手指漫到全身。清風(fēng)攜花香拂過,陽光透過花葉灑下斑駁光影。游客陳彬潔說:“這里沒有空調(diào)的嗡鳴,只有風(fēng)穿過竹簾的呢喃,20℃的麗江,讓人在舒適中感受生活的美好?!?/span>
在麗江古城繡球花簇擁的民宿小院中,游客慵懶地在躺椅上享受悠閑時光。(麗江融媒記者 段玉菊 攝)
一片綠意里的清涼詩意
黑龍?zhí)豆珗@的綠蔭深處,藏著古城最沁人心脾的涼爽。潭水如碧玉,岸邊樹影在水里輕搖,偶有蜻蜓點過水面,漾開一圈圈漣漪。游客張旻和閨蜜沿著潭邊漫步,看見阿姥阿奶們在樹蔭下打太極,紅衫在綠蔭里起落,招式慢悠悠的,連蟬兒都跟著放輕了音量。她們?nèi)滩蛔〖尤肫渲?,在清涼與寧靜中放松身心。在麗江旅居半年的施樂梅已習(xí)慣這樣的清晨,她說:“練完太極坐在石凳上,看陽光透過葉隙在地上拼出光斑,晨露的涼混著草木香,這才是‘活’在麗江的本真里,把日子過成詩?!?/span>
一陣晚風(fēng)里的清涼熱鬧
暮色為古城披上薄紗,20℃的涼風(fēng)便成了靈動的序曲。宣科書房內(nèi)的納西古樂與街邊的手鼓聲交織,音樂像是雪山融水過石,又似晚風(fēng)穿巷,如清泉般浸潤心田。游客林倩指尖跟著旋律輕叩桌面,眼神沉醉:“這音色和清涼的夜色相得益彰。” 轉(zhuǎn)角手鼓店傳出《納西三部曲》明快的節(jié)奏,來自廣州的游客正跟著店長拍打手鼓,笑聲引得旁邊攤位的風(fēng)鈴都叮當(dāng)作響。一時間,笑聲、鼓聲、風(fēng)鈴聲在風(fēng)中飛揚,讓音符成了清涼夏夜里最熱鬧的點綴。
在古城的一家手鼓店內(nèi),來自廣州的游客跟著店長學(xué)手鼓,鼓點在風(fēng)中飛揚,音符成了清涼夏日里最生動的注腳。(麗江融媒記者 段玉菊 攝)
一場實踐里的清涼記憶
麗江古城的魅力,不僅在于涼爽的氣候,更在于豐富的文化體驗。夜市的煙火氣、非遺課堂的互動性、孩童的歡鬧、游客在民宿小院中的閑適、納西古樂、特色美食等。讓游客得以觸摸、參與、帶走獨特的記憶,也讓“舍不得的麗江”更深入人心。
記者/段玉菊
責(zé)編/和真羽
二審/和眾學(xué)
終審/張衛(wèi)國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【聲明】如需轉(zhuǎn)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(fā)布的內(nèi)容,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(lián)系。